記得在念工業設計時,有修過智慧財產權的課程,當時就對於「Copy Cat」就是跟屁蟲、抄襲者,這一類的人覺得非常厭惡
畢竟我們在創作時都是嘔心瀝血去對待我們自己的產品。
(這也是我不鼓勵我的學生販售翻玩商品的原因之一)

所以當我真正遇到「Copy Cat」時,那種心理難受的感覺真的很難馬上釋懷,當時我也不曉得如何去排解這樣的情緒,或者是如何去跟抄襲者據以力爭,捍衛自己的權利

後來,我開始建立品牌,也開始教學課程,這一路上抄襲的人層出不窮

一開始是模仿文案、銷售頁面,
盜用我的資訊,
我找什麼廠商合作,也有人會跟著去找這個廠商。

遇到這樣的人,說不會介意是騙人的,尤其當你看到抄襲者用你的創意、理念等等去做生意,心裡的感受更是五味雜陳。

但我們都需要接受一個事實:被抄襲只是遲早的事

經歷這麼多事件,我發覺,只要品牌越做越大,被抄襲是遲早的事。
我們可以思考一下:哪一個知名的國際品牌沒有仿冒者或相似的同業競爭者呢?一定有!如果你還沒有遇到抄襲者,可能有兩個原因:你的品牌還不夠好或品牌還不夠大。

這是一個實際卻也殘酷的現實,畢竟如果你的品牌是成功的,那就代表你已經幫別人「驗證過」這個商業模式。那其他人只要「照著你的模式」來操作,就能夠少走很多冤望路,也能快速做出一些成績。

「被抄襲」一定會發生,我們該如何調整與面對呢?

#1 面對抄襲 – 先做好保護
想要不被抄襲,自己要先做好第一道把關。例如,在設計、發布圖片時,加入簡單的品牌識別logo防止他人盜用

另外,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,就是加入自己的個人特色。像是直接放上品牌名稱、網站網址、Slogan;甚至如果你有露臉的話,可以直接放上自己的相片,這些作法都可以提升別人盜取的難度。
YOUTUBER HOOK的影片開頭是:「早安午安晚安,我是HOOK」。這句話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問候,卻讓觀眾聽到這句話,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。
(有誰也是互粉的嗎?)

雖然這句話沒有被註冊過,只要你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和一定知名度,大家便會知道出處的來源。

被抄襲時最在乎的,其實就是「其他人不曉得真正出處是我」的感覺,善用個人特色去包裝自己的內容,就可以避免被抄襲的不開心和繁瑣的法律途徑。

#2 面對抄襲 – 可以順勢宣傳
如果我的內容是文字怎麼辦?畢竟沒有辦法像第一點,直接在 IG 和 或官網加上圖像或 Slogan,文字被稍微修改後,好像也無法證明是抄襲的,該怎麼辦?


給你一個意見吧!
 瀟灑一點、大膽一點,然後順勢宣傳自己。

這是其他創作者直接分享抄襲者的內容,用非常瀟灑的態度說:「這分享的內容非常有趣,如果你也對這個主題感興趣,我也曾經寫過一樣的主題,歡迎來閱讀唷!」當時我看到,就偷偷笑出來,因為我知道這可能是被抄襲者在宣示主權的一種方式。他也藉機告訴抄襲者:「不要以為我沒有看到呦!」,並引導觀眾分辨創作的先後順序。

雖然我沒有試過這個方式,但我覺得這位創作者非常的聰明。他沒有自己想東伈西,反而是開誠布公地告訴大家「他被抄襲了」,同一時間,又不是主動的攻擊他人。

套句Coco Chanel的名言:「我沒時間討厭你」。世界上有太多比討厭抄襲者更重要的事情了,如果你需要快速抒發情緒,又不想要和人產生口角,也許用這種被動分享的方法,可以緩解你心頭之氣,抒發完畢,再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。

 

#3 面對抄襲 – 找回初衷

找回初衷是我個人最喜歡、也最常用的方法。當我發現有人抄襲我的文案、資訊或是模仿我的時後,說不在意絕對是騙人的,一定都會有一些不太舒服的感覺。

但是這個時候,我會和自己說:「我總不可能因為一直有人抄襲,就不繼續更新吧?或是為了跟抄襲者對抗,而忘了真正經營這個品牌的目的」
因為抄襲的人,絕對還是會去找其他可以抄襲的對象,反倒是我如果收攤不做了,受影響的是我自己,還有相信我的你們😘

我也會問自己:「自己做品牌、教學的初衷到底是什麼?我到底想要得到什麼?」我會發現,我的原因,是因為我熱愛這件「分享」、「幫助」這樣的事情,也是想要經營自己的品牌獲得收入去讓生活更愉快。

創業的初衷絕對是為了自己,那就不該因為有人抄襲你,阻止自己創業的初動力。
會抄襲其他人的人,自己人生應該也是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課題,才會導致他沒有創作的獨特性,只能靠複製才能做下去

漸漸地,我發現自己與抄襲者所佔的位置是不同高度。所以你若身為創作者,不用擔心自己有一天會被比下去,因為我們本身就是超前狀態。但是正在迷惘的他,可能真的需要一個參考對象來模仿、來指引他的道路
當這個人找到自己的方向時,我相信,沒有人會一直想要當那個「抄襲別人的人」。

調整自己心態的方式,就是想一想你的初衷,然後多一點同理心、寬容心,自己的心情就會好很多。

當然,面對抄襲者就像面對你前任的新對象一樣,沒事不要一直去看、一直去翻。你只要專注在自己身上,把自己活得更棒

 

 

#4 面對抄襲 – 專注在自己

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,專注在自己的事業,你要競爭的對象,其實都是你自己。
雖說想要打敗其他競爭者,成為第一,也不盡然是件壞事。
 

有些人花很多力氣去看有誰抄襲他、要怎麼防止別人抄襲他;而有些人,就是專注在自己身上,專注在成為更好的品牌,也加重個人品牌的特色。
我們沒有辦法去控制別人不要抄襲自己,但是我們可以去調整自己的目標,釐清自己的初衷。


 

 

抄襲一直都是個惱人的問題,但是假設你今天在個人品牌上越來越有成績,你敢不敢讓更多人來抄襲你呢?
我們可以看到LV、Chanel 、Nike的山寨品滿天下,但這些大品牌還是專注在自己的品牌身上。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控制他人的行為,沒辦法避免抄襲。

換個角度,當抄襲品越多,他幫你打的廣告似乎也就越大,同時也在幫自己做「分眾」,挑選出不適合的顧客,留下認同你品牌理念,並且可以負擔這個價錢的顧客。
這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呢?

 

大家留言跟我分想你的看法吧!